石油天然气和能源电力领域的阀门市场需求占全球工业阀门市场需求的50%以上,且本公司石油天然气领域的阀门产品在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较高,核电阀门产品亦是本公司业务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因此,以下主要从上述两个阀门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阀门行业的发展前景。
1、石油天然气阀门市场发展前景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计,全球能源消耗量于2006-2030 年间将增加约44%,且在2030 年之前,石油和天然气合计仍将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55%,新型能源在短时间内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因此,全球范围内的原油需求和开采将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这将对油气采集领域阀门需求的增长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有助于油气管线基础设施投资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管道项目顾问公司Simdex 于2009 年7 月的估计,未来五年全球将兴建约32.6 万公里的油气管道。能源领域独立研究顾问公司预计,2008 年至2012 年全球陆上管道项目投资额将达到亿美元,亚洲将成为最大的油气管线投资市场,估计可吸引投资额420 亿美元。油气管线的大额投资将推动油气管线用工业阀门尤其是大口径阀和球阀需求的持续扩张。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升了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已于2003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石油的消耗量已经逼近美国。在此条件下,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的增长明显超过产量增幅,供求缺口不断扩大。1999 年至2008 年,国内原油消耗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6%,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则仅为1.9%。同期,国内天然气消耗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8%,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1%。
供求缺口的逐年扩大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和2010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0,367 万吨和23,931 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9%和17.5%,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554 万吨和936 万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8%和69.1%。
作为油气输送的重要形式,油气管线拥有低泄漏、低污染、高效率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解决我国油气进口主要依赖海运的问题,改善能源安全环境,因此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国将逐步形成以东北中俄油气管线,西北中哈油气管线以及西南中缅油气管线为主的油气进口管道运输格局。
另外,我国国内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分布在地域上存在较大脱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而能源的需求则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需要源源不断的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向东南沿海运输。传统的公路、铁路和海路运输单次运量低、泄漏多、污染大,难以满足国内能源跨区调配的需求。兴建完善的国内油气运输管网,满足国内能源跨区调配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战略选择,包括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实施或竣工投产,三线、四线也即将投资建设,未来国内油气管道运输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管线运输需求刺激了国内油气管线建设的爆发式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油气管道的长度由2001 年的2.76 万公里增长至2010 年的7.85 万公里。
但是,国内的油气管线长度整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兴建大量境内管线与境外油气输入管线接驳,并在在国内形成较为系统的油气输送管网,到2015 年中国油气管道总长度预计达到14 万公里左右,“十二五”期间油气管线投资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相关阀门的市场需求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另外,随着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益紧张,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逐渐成为新一代替代能源之一。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1 年4月对全球32 个国家48 个页岩气盆地进行资源评估的初步结果,全球技术上可开采页岩气储量达187 万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我国技术上可开采页岩气储量达36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一。2011 年8 月,位于四川的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开始试验性开采,走出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历程中的重要一步。据国土资源部预计,到2020 年,国内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150 亿到300 亿立方米,2030 年达到亿立方米,届时页岩气将占到中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5%。随着页岩气开采在我国的起步和快速发展,页岩气的净化及输送将带来大量的阀门需求。
2、能源电力阀门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到2030 年,要满足预计的能源需求,所需的资金投入累计将超过26 万亿美元(按2008 年美元价值计),相当于平均每年1.1 万亿美元(全球GDP 的1.4%)的投资量。从结构上看,电力行业的投资占总体投资的53%。从区域上看,全球超过一半的能源投资需求来自发展中国家。
中国目前的用电量仅次于美国,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消费国,2010 年的总用电量为4.2 万亿千瓦时。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都将带动国内电力消费水平的上升。根据预测,未来20 年内中国电力行业计快报》,2011 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量的1.19%,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85%,与全球核电国家平均17%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核电已经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截至2011 年11 月,法国核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9%,韩国占比为30%,德国占比为19%,日本占比为16%,美国占比为19%,俄罗斯占比为16%(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核电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2007 年10 月正式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年)》,我国将在2020 年前兴建32 座左右的核电站,建成运行4,000 万千瓦、在建项目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建成的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战略从“适度发展”转为“积极推进”。在核电设备国产化政策方面,《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年)》强调,要“加快推进核电设备制造自主化,重点突破关键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努力提高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据初步估计,一座具有两台100 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使用的各类阀门能够达到2.8 万台左右。
2011年3 月,日本福岛核事故暴露了核电安全的一些薄弱环节,给全球核电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各国纷纷汲取福岛核事故的教训,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本国核电生产的安全性。我国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已经采取了全面安全检查和在国家核安全规划发布之前暂停审批核电新项目等相关措施。但从长期看,核电仍是中国保证能源供给,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未来,在加强核安全监管的前提下,我国的核电产业快速发展及核电设备国产化的方向预计将不会改变,国内核电阀门需求仍将稳步增长。